一读
日常生活中的百科全书,文艺背后的历史,热点话题中的冷知识。用幽默有趣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姿态,端正自己的人生观。
本文已获得授权
易读(ID:yiduiread)|来源
二狗|作者
冬天 |编辑
当代的网民实在是不会用成语。最近的一个例子是“我的心情充满了谷物”。
不知不觉间,“五谷”、“五味麦片”三个字已经取代了“五味麦片”,在各种忧郁的文案中闪闪发光。
“五谷杂粮”系列:
《五味杂粮》系列:
看完这些文字,小编并没有感受到主角们复杂的情绪,反而觉得有点……饿了。
除了“五谷杂粮”、“五味杂粮”之外,“小茴香”也是忧郁文案的必用词。
福贵说他不吃羊肉串,怎么有孜然味呢?
感觉当代人使用成语的技巧都是跟《还珠格格》里的小燕子学的。
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成语吗?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给出的解释是,人们长期使用简洁、精辟的八股短语或短句。
汉语单词一般由四个字组成,通常都有其来源。当然,也有特殊情况。 4%的成语长度为3、5、6、7个字符,最多可达13个字符。
三字成语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成语。很多三字成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表达方式,比如鬼画神韵、闭门造车、暴发户等等,都是可以考证的成语。
很多四字成语也隐藏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。喝西北风是一个成语。
还有很多奇怪的词都是成语,比如阿猫阿狗、张三李四……
歹徒张三不请自来
至此,成语、谚语不再服气:它们都是短语,那为什么你是成语而不是我们呢?
这实际上属于高中语文考试的范围。
成语、成语、谚语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结构。成语的结构比较严密,即使缺一个字,词义也会很流畅。
口语和谚语是人们用来交流的更多词语。因为是日常使用,所以不那么严谨,结构松散,比如“世界如乌鸦般黑暗”。
另一个很大的区别是,古代使用成语时,大多是书面语言。
如果你看看上面列出的成语,你就会知道,大多数成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它们都有据可查,而且通常都是由历史典故提炼出来的四字词组。
古代的知识分子写文章时喜欢用典故(参考我们高中背的古诗词)。习语已经成为为文章增色的存在。
这些成语用法让我开心
在网络小说中,成语的误用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。
“亭亭玉立”原本是形容女子纤细的身材,偶尔也形容花木等挺拔的身材。
然而,在网络小说中,“亭亭玉立”突然成了形容依然高耸的建筑的成语。
难道这间小茅屋在这万年里已经变成了精灵?
还有一些可以通过耳朵拾取的“线索”。
恐怕这位主角的耳边还有一只眼睛。
“很久很久以前”也是网络文章中经常被错误使用的习语之一。这个词的本义是“不久前”,但经常被滥用为“曾经”的意思。
即便是优秀的网络小说《香蜜沉沉烬如霜》,被改编成电视剧,也难逃成语滥用,误用了“从善如流”一词。
微博自媒体上还有一个笑话“我要坐牢”。
“当当入狱”。
此外,还有“贝尔入狱”、“浪漫入狱”、“螳螂入狱”(螳螂:???)等各种变形。小编看完后无奈地想起来,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“进监狱”。
除了这些典型的误用之外,还有一些谐音成语在网络上也越来越流行。
各种商家最擅长使用谐音模因。你绝对猜不到商家的广告是源自什么成语。有的招牌甚至要看三遍才能看懂。
有些台湾的谐音表情包太糟糕了,让人发笑。
芋圆和柚子=他犹豫着要不要说话
还有今年开始流行的高考。为了让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,父亲要穿马褂,寓意“成功在即”,母亲要穿旗袍,寓意“从胜利开始”,东北学生自己也要穿紫色内衣,意思是“紫色的屁股也可以”(错)。
还有一些网友玩成语恶作剧。他们不再满足于成语原有的意义,而是根据当前的热点话题为成语创造出各种新的意义。
比如《执着地追》就出自林海音的《婚姻故事》。原意是勇敢追求不放手,但网友硬是把它搞成了追星族。
还有“节后鱼”,同样适用于情人节、清明节、七夕节、圣诞节等情侣撒狗粮的日子。
我们回去玩吧,回去玩吧,不要开成语玩笑了
尽管人们对成语的玩弄方式多种多样,但各种滥用成语的文章却让我们看到,当代网民的成语水平已经下降。
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舆情网进行的2012年调查(1770人参与)显示,83.6%的人认为人们的汉语应用水平有所下降,其中45.0%的人表示“下降了很多”。 。 ”。
前几天的“好心情”也让不少网友反映,自己能说的成语不超过20个。
在网上遇到成语的第一反应是看不懂,需要搜索翻译才能理解意思。
虽然整体文化知名度变高了,但古汉语正在失传。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建中在接受采访时提到,汉语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古汉语的流失。青少年对古文的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下降。成语作为古籍经典的凝结物,也在逐渐失去使用场景。
人们更愿意使用网络语言,而成语这种充满“古典美”的语言却只能在鸡汤文、成语接龙中见到。
推荐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aihongbattery.com/html/tiyuwenda/9489.html